“哲学”这个词儿,大有点移植“贵族”一词的味儿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【我认为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特点是“重现世、尚事功,学以致用”,而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的特点恰恰相反,是“重超越、尚思辨,学以致知。”】https://user.guancha.cn/wap/content?id=972610
阅读这样的造句,我常常感到很惊诧:一气归纳出了这样一些重大区别化的“特点”,刻意形成“现世”与“超越”的对比,“事功”与“思辨”的对比,“致用”与“致知”的对比,1,真是么?2,它们真可能割裂而待么?3,若可割裂而论,何优何劣?4,就此,能证明谁更哲学乎?
想,东方的人类,几经生存条件严酷考验,养育的文化,明显具有以医德为内核的“经世济民”“救死扶伤”“大道人心”的成熟特征,也因此,有了“道”与“术”不同意念,构成东方哲学最核心的内生形态:对历史负责。若就此反过来照观作者所推崇的“纯粹爱思”的西方哲学范式,则我又可以断言:西方其实无真实哲学之道,有的是一点好玩的思维术。
顺便,所谓西方哲学“重超越”,按东方的视角,那不就是至今还混在神学的泥潭里,玩一把精神牧羊的蒙昧技巧吗?通过神秘化的方式,获得一种对世界时时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。实在不值得过度看重:大洪水来了,幻想诺亚小船还能比大禹治水更有意义?
至于“学以致知”与“学以致用”的差别,更是不值得细细推敲:“知”“用”“行”从来内生趋一,所知一时还不能用不能行,一定是因为这“知”的边缘,还受制着大量的“不知”,以致需要孜孜以求。因此,将西方哲学西方文化刻意定位于“致知”为界,在我看来,反尔是一种愚昧的自许。
滤过了具体的生老病死,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袭来,其实,在即的意义大致是这样的:“哲学”这个词,如同“贵族”一词,大有闲暇时分偶然一把玩思维与造句的艳遇,大有点当年八旗子弟提溜翠鸟儿一手绝活可比美。
当“哲学”从专业词汇进入内容空转的造句技巧之后,一切就实际上进入一种针对虚无的不断自我复制,在我看来,仅有的几乎就只剩下语言心理分析的乐趣。
当然,就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稀缺性及保持人类文化丰富性角度,我又果断认可,一切“爱智”“求索”的“哲学”,都是有益的,即使仅仅寻文觅句如作诗,我对一切哲学如同对待诗歌一样,保持着一种充分的尊敬。
就这样,对“哲学”,几十年来,我真的有一种既时时对之绝望与冷嘲、又事实上心怀一种喜爱而割舍不下的恶习。以上句子,若有对出句的哲学家同学有所不敬的痕迹,还望拿出哲学家的容量,一笑而过:)
20230410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起点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