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原标题:对小学生盘串的“佛系”不必过度焦虑
老师拖堂的时候盘一盘,下课时间盘一盘,写作业遇到难题时盘一盘……如今,盘串俨然成为小学生们的集体爱好。孩子们为啥爱上盘手串?有孩子说,是为了解压,因为大家都在内卷;有孩子说,盘起来咔嚓咔嚓的声音很好听,能让人心静;还有的说,可以锻炼动手能力,训练手指灵活度……
盘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,自然也会引发一番讨论。支持者有之,反对者也不少,往往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盘串是一种属于成人甚至老人的专属行为,一种“佛系”的体现,放在少不更事的小学生身上,对具有传统观念的监护人来说,是对个人认知的一种颠覆。再加上出于对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的担忧,不少家长持反对态度,甚至严防死守。
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,容易跟风模仿,又很难严格控制自身行为,对事物的认识较为片面。如果控制不好,既可能因此分散注意力,影响和耽误学习,也可能因长时间把玩而影响孩子骨骼健康生长。但因此种原因而一味禁止和过度干预,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,也不值得提倡。相对来说,作为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,家长对孩子们在可控的范围内盘盘串,应给予理解和支持。
当前,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各个群体,都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。如果一个人的情绪长期处于高压中,无以得到释放,就会诱发精神疾病。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,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,我国大约有3000万未成年人存在行为障碍或者受到情绪压力的困扰,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到24.6%。允许孩子们自行寻找释放压力的通道,给予相应的宽容,是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所有人的共同责任。
正如相关专家所言,小学生盘串释放压力并非“狼来了”,如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释放压力,反倒是一种好事。某种意义上讲,这跟部分学生在做作业时转笔、课余玩弹珠和悠悠球,抑或敲电子木鱼等其他方式,有着异曲同工之感。如果上述方式都能够被接受和理解,那么小学生盘串也就不值得过度担忧。
同时,家长们应该意识到,不同年代的孩子有不同的兴趣爱好,相比于盘串这种形式而言,现象背后的本质更值得关注。除了可以极大地释放压力,盘串还承载着社交功能。如同之前在校园内风靡一时的“纸盒狗”,为线下社交搭建了共识化交流媒介,为提高特定群体的社交能力和素养创造了机会,作为青少年学生发展社会交往、获取同伴认同的重要方式。
从“电摇”到盘串,不要轻易给小学生这些迷惑的行为贴上少儿不宜的标签,更不能因焦虑而过度干预。从这一点来说,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,包括盘串此类的“反差式跟风”和“非典型式流行”,才能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,共同呵护他们健康成长。(唐伟)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起点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